關鍵詞: 統計學問題
需通過一定數量資料的觀察,研究事物間的相互關系,以探討客觀存在的新規律。結果判斷:判斷結果不應絕對化,P<或>0.05,分別表示可拒絕或接受原定的假設,但兩者都有可能性犯錯誤;而P值越小,只能是更有理由拒絕原定的假設。
單側與雙側檢驗:應預先制定本研究的結果是需行雙側還是單側檢驗。因為在同一t值的界限上,單側檢驗的概率(P)僅為后者的一半,也就是說單側檢驗較雙側檢驗更易得出差別有統計意義的結論,不可隨意制定。一般講,絕大多數研究以采用雙側檢驗為妥。
當兩樣本均數的方差非齊性時,應以t′替代t檢驗。例如:甲組32例某指標值為53.9±49.6(μmol/L);乙組6例的結果為26.6±7.2(μmol/L),若不考慮兩樣本方差大小,t檢驗示t=1.331,P>0.05,提示兩組該指標的平均含量差異無顯著意義。但先作方差齊性檢驗,F=47.4,P<0.01,示這兩樣本方差差異有極顯著意義。據此應采用t′檢驗,t′=2.952>t′0.012.875,P<0.01。顯然,與上述結論恰恰相反。